三门峡日报 | 提案办理进行时 我市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
日期:2023-11-01 15:49:43  作者:  来源:三门峡日报 

 关于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体系的提案

  提案者: 民建三门峡市委

  主办单位: 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近年来,三门峡市积极布局以风能、光能、水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河南省四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之一。截至目前,我市新能源装机249万千瓦,占全市发电总装机的33%。

  为持续提升豫西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模,加快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积极布局抽水蓄能等储能调峰电站,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能,探索推进氢能绿色开发利用。

  建 议

  ●加快风能资源开发利用。坚持高标准运营,突出规模效应,加强与国土、空间等规划衔接,结合风资源条件,合理布局建设环境友好型风电。结合我市能源产业实际,优先支持“市场化并网风电”和“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项目建设。

  ●有序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突出节约集约高效用地导向,优先发展分布式光伏,积极整县(市、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结合废弃矿山综合治理建设光伏电站。

  ●积极推进抽水蓄能建设。积极谋划一批抽水蓄能电站,实现与光伏、风电运行的互补,提升全市电网调峰能力,提升新能源发展空间。加快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建设。

  ●提升电力外送能力。为解决“窝电”难题,加大新能源消纳能力,积极谋划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提升盈余电力外送能力,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推动新能源项目落地。

  ●培育和延伸上下游产业。依托如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及易事特、速达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吸引更多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向新能源产业集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优质企业工厂落地,共同助力三门峡万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落地。

  ●加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力度。鼓励易事特储能科技突破全过程安全技术,突破电池本质安全控制、电化学储能系统安全预警、系统多级防护结构及关键材料、高效灭火及防复燃、储能电站整体安全性设计、浸没式超安全液冷储能技术等关键技术,支撑大规模储能电站安全运行。突破储能电池循环寿命快速检测和老化状态评价技术,研发退役电池健康评估、分选、修复等梯次利用相关技术,研究多元新型储能接入电网系统的控制保护与安全防御技术。

  提案办理进行时

  为加快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加强储能电站和电力外输通道建设,增加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畅通新能源消纳输送通道,进一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市新能源办研究制定了《三门峡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现在来了解一下吧——

  加快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

  2022年,大唐湖滨区磁钟10万千瓦风电等6个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51万千瓦,纳入全省年度开发方案,目前全部完成核准批复,计划年底前开工建设。宝武清能15万千瓦风电场已取得省发展和改革委同意,近期将完成核准批复。积极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试点建设,今年1—6月新增光伏装机11.9万千瓦。积极谋划储备新能源项目,平高电气陕州区20万千瓦风电场等10个项目严格按照要求落实建设条件、排除颠覆性因素、取得相关部门初步意见,已申报2023年新能源项目开发方案。

  增加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总装机120万千瓦、总投资84亿元的灵宝窄口抽水蓄能电站已取得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移民安置规划报告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备案批复,预计7月底取得省发展改革委核准批复。加大电化学储能电站建设力度。大唐示范区共享储能电站一期(100MW/200MWh)已纳入第一批省级示范项目,旭辉湖滨区独立共享储能项目(50MW/100MWh)和东润明德灵宝独立共享储能项目(100MW/200MWh)已纳入第二批省级示范项目。

  大力提升电力外送能力

  推动全市电力网架优化升级,积极建设电力外送通道,缓解“窝电”压力,提升新能源发展空间。500千伏陕州变扩建工程已完工,三门峡东部电网加强工程年底投运,两个项目投运后将提升盈余电力外送能力125万千瓦。

  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

  我市已成立由发改、工信、商务、住建等部门组成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工作专班,确定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链主企业。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深入落实政策措施,主动化解困难问题,抓投资、上项目。协调各级各部门推进以易事特为龙头的储能产业链发展。培育和延伸新型储能上下游产业,依托如易事特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吸引更多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端要素向新型储能产业集聚,吸引更多的上下游优质企业工厂入驻产业园,共同助力三门峡储能基地落地。

  下一步,三门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充分发挥新能源产业专班统筹协调作用,定期调度和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持续攻坚克难,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