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急管理报 | 全国人大代表梁留科:以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韧性
日期:2024-03-12 16:23:17  作者: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近年来,建设韧性城市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强调,把恢复重建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韧性城市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中村改造”“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

  增强城市韧性、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正成为城市建设管理的共识。从海绵城市到韧性城市,推动传统的灾害管理向以容灾、耐灾为核心的风险管理转变,让城市像弹簧一样,从容应对灾害风险冲击,并快速恢复原状。韧性理念,一脉相承。

  韧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建设、如何运行?建设过程中又面临哪些问题、如何解决?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从不同方面建言献策。

  聚焦一些城市历史欠账多、脆弱性强等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梁留科建议: 以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 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韧性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

  “建设韧性城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将韧性城市理念嵌入城市治理全过程,从自上而下向上下联动转变,从被动治理向主动治理转变,从应急处置向事前防范转变。”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河南省委会主委梁留科建议,从健全韧性城市发展规划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韧性、增强城市灾害应急治理能力、建立区域协调联动机制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

  韧性城市建设不均衡存短板

  梁留科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一些地方在韧性城市建设中,注重“硬件”改造,忽视“软件”升级,在社会资本投入、公众意识及参与度培育、信息应用等方面的软实力相对不足;有些地方专业管理能力强、协同能力弱,管理模式仍是不同专业部门管理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信息共享、联合应急、沟通协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有些地方顶层设计强、基层执行弱,遇重大突发事件常常措手不及;有些地方奉行“拿来主义”,不顾自身实际、地区差异,盲目套用先进发达地区韧性城市建设规划框架,草率拟定韧性指标。

  健全韧性城市发展规划体系

  针对韧性城市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梁留科认为,首先要健全韧性城市发展规划体系。要将韧性要素指标融入城市规划和城市更新目标、政策制定、规划实施、体检评估各环节,纳入城市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控之中,全面提升城市风险识别、风险防范、应急处置和灾后恢复等能力。“特别是要健全韧性城市公民参与机制,如建立全流程、多渠道、多场景的公众参与体系,把公众满意度作为规划编制、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依据等,提高群众参与度。”他说。 由于历史原因,不少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存在许多欠账。当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城市表现出的脆弱性制约着城市有序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梁留科建议,坚持以城市安全运行为首要原则,全面提升城市功能韧性。“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未知风险增多,需尽快建立全方位监测城市安全的韧性城市支撑平台,通过构建智慧化、信息化城市运维技术体系,实现对城市运行管理和城市安全风险的精准感知、智能评估、高效响应,把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他建议,韧性城市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应以系统建设、过程管控、结果可评为导向,在科学精准的考核体系下,推进城市各项功能的韧性提升,并加强政府与社会力量、市场主体的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城市群、都市圈协同机制

  伴随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极端降雨事件发生频率加大,对城市安全构成严峻挑战。梁留科认为,增强城市面对重大灾害的抵御和恢复能力,还需在增强城市灾害应急治理能力方面下功夫。通过建立权责清晰、反应灵敏、上下贯通、左右联动、运转高效的城市应急救援体系,优化应急物资储备供应网络,构建便捷、安全的交通枢纽网络等,软硬结合提升灾害处置效率,使城市从灾害冲击中快速恢复运行。

  我国都市圈建设呈现较快发展态势,城市群和都市圈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梁留科看来,韧性城市建设也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单元,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防灾减灾救灾协同机制。“要统筹考虑区域性重大应急设施配置、应急物资储备及重要保障空间布局,统一制定灾害防控政策,统一调配应急保障资源,提高城市间的资源互补性和城市群整体的资源韧性。” 由于重大突发事件波及范围不受行政区域限制,梁留科认为有必要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打造区域风险监测大数据平台,构筑区域性“风险防控大脑”,提升防范应对区域性重大风险的有效性、协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