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补齐老旧小区改造“适老化”短板的提案
日期:2023-03-30 14:30:17  作者:民建河南省委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七普”数据显示,我省60岁以上人口达1796万,占常住人口的18%。其中80岁以上高龄人口238.9万,与“六普”相比,增长率为71.6%。如此庞大且增长迅速的老龄人口,使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成为多数老年人的选择。我省的适老化改造实践初见成效,但还存在诸多短板:

  一是忽视了外环境改造。目前只有民政部门启动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以及住建部门牵头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有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内容。然而,这二者的改造重点全部在室内,没有解决小区和社区大环境的不方便、不安全、不适老问题,无形中把老年人的活动空间压缩在了室内。

  二是普及率有待加强。改造政策仅限于特殊困难老年人,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没有被纳入。

  三是缺乏长期支持政策。改造政策是试点推行,只覆盖单个年度,不具备政策连续性,需要出台随时可以提出申请、有序纳入改造计划的长期支持政策。

  四是欠缺市场化发展路径。仅靠政府资金难以为继,亟需引入社会资本。改造中“一企一标”“一地一标”的情况相当普遍,改造质量良莠不齐。能够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的市场主体也较少,去哪儿改造、找谁改造,对群众来说仍是难题。

  五是各方利益主体的平衡难度较大。改造涉及居民、物业、开发商、社区等多个利益主体,还存在个体利益和公共利益之争。因个别群众反对而导致的电梯加装不了,以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项目难以开工等事例很多。

  为此建议:

  (一)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补齐“适老化”短板。将适老化确立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要原则和内容,加大权重,并与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进行政策整合,把老年人家中小环境和小区、社区大环境都纳入改造范围,形成系统化的解决方案,真正为老年人创造“原居安老”的生存环境,节约家庭和社会照料成本。

  (二)为适老化改造提供长期制度保障。一是发展适老化改造市场,培育一批符合要求、具备资质的改造服务提供商,建立服务企业库。二是建立资金共担机制,一般家庭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家庭付一点”办法;困难老年人则由福彩公益金予以支持。三是推出适老化改造服务包,对困难老年人提供基础项服务,对有经济能力的老年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升级套餐,并利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载体打造居家适老化改造样板房,强化直观感受,拉动消费。四是建立随时可申请渠道,有需求的老年人可借助智慧养老平台等渠道随时提出申请,由智慧养老平台从服务企业库中联系服务商上门进行改造。五是出台适老化改造强制性规范标准,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不合格安装服务。

  (三)拓宽适老化改造资金来源渠道。支持各地成立规模化改造的实施运营主体,通过银行信贷、发行债券融资等方式,进行市场化投融资。鼓励金融机构为适老化改造提供低利率、免抵押的政策性贷款。允许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加装电梯等适老化改造。对成本高、相对可以移动的设施提供租赁服务,降低成本。

  (四)探索市场化推动适老化改造路径。建立产权单位出资、专业经营单位出资,或社会力量以市场化方式参与的适老化改造机制,以经营换改造。为企业提供金融、土地、小区闲置资源等支持,吸引专业力量参与改造、运营社区养老和助餐等公共服务项目。

  (五)借助政策及基层组织力量,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在政策层面,将适老化改造列入老旧小区改造的基础项、必备项,缓解推进困境。用好党群议事会、小区议事厅等载体,从前期规划到方案设计、后续维保都邀请居民“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推动各方利益主体在协商中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