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区建设的建议
日期:2011-03-15 11:16:43  作者:民建河南省委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 

河南是农业大省,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走出一条不以牺牲粮食和农业为代价“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基础在农业,关键在工业,食品工业一肩担两头,一头连着广大农村,一头连着广阔市场,成长性好、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就业面广,是河南省最具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战略支撑产业。

 

目前我省食品工业,已经具有一些全国强势品牌以及区域性品牌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初步形成了一些区域性食品园区,但我省食品工业发展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从产品结构上看,主要原料生产品种多,加工品种少;中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外销及出口产品少;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一般品牌多, 名优品牌少,这五多五少使河南食品工业长期在中低水平上徘徊, 缺少市场竞争力。2008年全国食品农产品出口金额366亿美元,河南出口占全国的1.36%,占河南外贸出口的4.6%。山东2008年出口食品农产品137.4亿美元,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占山东外贸出口的四分之一。

 

2、从产业结构上看, 河南食品科研能力不足, 加工能力不足, 影响了食品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尤其是精深加工能力有限, 原料加工率不到8%, 而发达国家在40%60%,国内沿海省市在15%22%之间, 这不仅影响了原料品种的开发, 也影响了品种的开发, 甚至影响了食品的质量。我省具有优势的小麦和肉类加工仍以初级加工为主,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方便、功能型产品发展不足,有资料显示,我省食品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仅居全国第7位。由于创新能力不足、新产品开发的少, 能够在市场上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产品更少, 致使高端、高档、高附加值食品落后于市场需求,使河南食品产业失去发展先机, 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水平。

 

3、从生产方式和经济规模上看, 大型企业少、知名品牌企业少、产业集群少。一些手工作坊式的食品加工企业由于缺少资金技术支持发展缓慢,内耗严重,甚至难以规范化生产。2008年统计数据显示,规模以下食品企业占80%,质量安全水平低,行业“小、散、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改变。

 

为此,我们建议:加快建立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布局,促进食品企业健康蓬勃发展。

 

1、调整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首先要大力支持食品科研机构新产品研发,支持省内高校优势学科的建设,大力支持和帮助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联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其次,要引导和鼓励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实行行业合作,支持良性兼并和重组,保证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流动。支持优势企业,行业领先企业参与“国家标准”的起草和制定,进一步扩大河南食品的话语权。第三,进一步发展交通物流业,以食品为媒介,推销河南产品,展示河南良好形象。

 

2、调整产业及产品布局,大力发展有机、功能、旅游食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严格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源头上保证河南农产品的优质、安全;鼓励优势,特色食品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严把质量检验关,帮助食品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旅游大省,要研究制定完整的扶持政策,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发河南省地方特色食品,支持河南的老字号,如道口烧鸡,吴二锅花生等,走出河南,树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帮助支持新生的、以开发特色资源为主的食品企业,做大做强。广泛深入开发旅游食品, 保证信誉, 让游客在河南吃得好, 带得多, 进一步拉升河南旅游收入。

 

3、帮助企业做好品牌营销,树立良好品牌形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河南食品品牌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在境内外建立销售基地,在中原现代食品产业区建立食品电子商务中心,传统营销和信息网络结合,扩大市场占有率。要打破区域限制,让河南特色食品走出去,将外部资金以及优秀管理经验和研发人员引进来,促进河南食品业持续健康发展。(执笔人:肖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