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业扶持政策 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日期:2011-03-15 15:31:32  作者:民建河南省委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 

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目前各级政府主要通过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提高粮食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然而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和农户兼业化等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上述措施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实际效果,更在一定程度延缓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一、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据国家农业普查结果显示,1996年至2006年,我国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从18.5%上升至32.5%,年均增加1.4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发展,这种趋势愈加明显。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给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农村“留守老人”,大多为小学文化,近三分之一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2、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采用生产新技术的能力。由于土地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愿放弃自己的承包耕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兼业农民迅速增加,兼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对低收益的农业生产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是以简单的物资投入(如化肥)替代劳动投入,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对采用新科技和调整农业结构缺乏兴趣,例如小麦生产1990年平均每亩家庭投工为13.8个工日,2008年每亩用工仅有5.13工日,减少了2/31990年每亩物质费用98.86元,2008年上升为257.34元,增加了160%;玉米生产1990年家庭投工每亩平均13.2工日,2008年下降为5.63工日,减少近2/31990年每亩物资费用48.86元,2008年上升为189.98元,增加了289%。同时,普遍存在的兼业农户现象,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地扩大,而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效益偏低,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也没有能力采用生产新技术。

 

3土地流转“非粮化”,影响粮食安全。种粮的比较效益比较低,土地承包权流转之后,原本种粮食的土地,有很多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作物,搞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之类的项目,这种现象被称为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现象。据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898.84万亩流转土地中,非粮食生产达到了346.1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8.52%;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周边,流转土地“非粮化”率达到了60%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80%。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目的的流转土地“非粮化”,本无可非议,但到了一定程度,势必会影响到国家粮食安全。

 

二、关于进一步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建议

 

为切实提高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实效,我们建议:

 

1、实现农业劳动力实质性转移。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增加城市廉租房数量,满足农民工需求,同时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以此实现农业劳动力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后才能加速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科技利用,从而发展现代农业。

 

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目前仍有近6000亩中低产田,不少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已难以发挥作用;还有的地方水利设施重建轻管,毁坏程度触目惊心。同时全省有近一半的农田水利设施无专人管护。应改革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把田间水利设施纳入公共管理体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强力改造中低产田。

 

3、完善扶持政策,引导粮食生产规模化。在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采用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规模经营,扶持粮食生产合作社,促使土地向粮食生产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流转;同时明令限制土地流转“非粮化”。应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方式,提高粮食规模生产农户的补贴标准,增加对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补贴,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产业化。

 

4、降低农民利用先进科技的成本,推动农业生产科技进步。可以考虑政府出资,赋予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科技推广职能,作为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补充,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功能。同时还可以考虑对农户发放粮食生产科技应用,用于支付聘请技术员指导粮食生产的咨询费用,引导、支持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更多的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执笔人:张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