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化改革和发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日期:2012-01-19 09:55:49  作者:曹新生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 

  一、文化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

  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而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二、文化发展需要政府支持

  1.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政府要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建设基本文化设施,购买文化产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积极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

  2、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当前,要在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上下功夫:一是重塑市场主体。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和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二是完善市场体系。打破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以及按部门分配文化资源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三是改善宏观管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四是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

  3、转变政府文化行政管理职能,推动实现文化旅游一体化的大文化管理体制。理顺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体制,乡镇综合文化站的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区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业务工作由县区文化主管部门与乡镇党委政府共同考评。进一步简化创办文化企业、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对外合作交流等方面的文化行政审批事项,建立文化企业和文化市场信用制度,对信誉好、操作规范的文化企业,设立“绿色通道”,实行备案制。

  三、通过文化改革更好的服务大众

  1、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

  2、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3、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好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和惠及群众的基础性公共文化活动阵地,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健全、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4、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活动,不断增加演出场次。实施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开放计划。通过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优化服务环境,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

  5、按照方便群众文化生活的原则,确保文化建设用地规模。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文化工程、高新技术文化产业项目用地要优先予以安排。新建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所需用地,符合法定划拨用地范围的应当以划拨方式供地。符合法定条件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用地可采取划拨、出让、租赁、有偿使用等方式,出台有关优惠政策给予支持。

  (作者系民建信阳市委主委、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