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建凝聚共识的现实难题与路径探析
日期:2021-12-07 10:14:53  作者:虎晓红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两个大局”的历史性交汇和相互作用,使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民建在形势复杂、挑战严峻的新时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凝聚共识是民建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的方向和目的;越是复杂多变的形势,民建越要更好地发挥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与目标,以平等、开放、合作为核心,促进团结,增进最大共识度,形成最大向心力,广泛凝聚共识。

  一、凝聚共识与民建职能的逻辑关系

  一般来说,民建职能是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民建作为多党合作政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作用,凝聚共识是新时期民建履职的主要任务和中心环节,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民建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凝聚共识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并不冲突,它们是对民建职能两个不同层面的概括和表述。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从民建具体职能的层面来概括和表述, 这三项职能分别有着各自具体的内容和具体的履职形式。与之不同,凝聚共识则是从宏观和整体层面来概括的民建职能。凝聚共识是就民建工作的整体职能而言,凝聚共识是融入到民建履职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具有全局性、综合性、整体性。所以,这两种概括和表述的指向和内涵是不同的:凝聚共识是指民建的综合职能或整体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指民建的具体职能或专项职能。

  二、新时代民建凝聚共识的现实难题

  (一)自媒体时代传播权利全民化与意识形态引导的难题

  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采集者、发布者,人人面前都有了麦克风。无论媒体环境如何变化,民建组织对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建设、维护和引导广大会员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认同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但与传播主体单一传统媒体相比,在互动频繁、传播迅速、传播主体多元的自媒体时代民建在对意识形态的调控和管理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难题。

  (二)思想文化多元化与文化整合的难题

  目前改革开放和互联网引起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已不可避免带来人们文化与思想观念的多元发展,各种先进与落后、传统与现代、本土与西方的思想观念加速碰撞。人们的主体意识、竞争意识、法治意识得到激发,自主思考和求异求新的需求不断增长。多元思想在互联网中迅速发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阶层在全球化、市场化、私人产权等发展方向上或多或少出现了认识上的分歧。当下获取社会各阶层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观认同存在困难。?

  (三)利益诉求多样化与利益平衡的难题

  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叠加,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存在局部利益

  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矛盾,这对民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凝聚共识提出了更高的任务和要求。利益结构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结构,利益因素是影响共识能否达成的根本因素。凝聚共识的过程是协调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形成共同利益的过程。如果没有共同利益,或者利益矛盾和冲突不能化解、协调,共识往往不可能达成。

  (四)社会发展网络化与凝聚共识效能的难题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与现代传媒的发展,民建凝聚共识功能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不断纳入多种网络载体,借助网络开展宣传工作,主动引导社会舆论,以增加共识的传播途径,扩大共识的凝聚范围。然而在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于一体的海量网络资源中,如何加强网络阵地、突显宣传内容、吸引关注、增加互动是如今民建提升凝聚共识效能的又一难题。

  三、新时代民建凝聚共识的路径探析

  (一)增强民建自身价值,提升民建组织的公信力和吸引力

  一个组织的自身价值决定了它在凝聚共识中发挥作用程度。只有建立提升民建组织自身价值的系统工程,才能增强民建组织的公信力和吸引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民建要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开拓创新,在服务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工作中,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议政建言中,在有效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中,在凝聚共识的进程中,进一步彰显民建联系经济界的党派特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更卓越的优势作用,来提升民建的公信力和吸引力。

  (二)思想政治引领,把握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凝聚共识是以多样、差异为基础的,不同个体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对同一件事情不同个体之间也会存在思想、观念、认识上的差异。正是因为有这些多样、差异和分歧的存在,才有减少和消除分歧、求大同存小异的必要。一致性与多样性的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致性寓于多样性之中,没有离开多样性的一致性。社会的声音不会是完全一致的,而凝聚共识是在承认、尊重不同价值观念前提下进行的。在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当下,民建在凝聚共识的过程中要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原则,保障每一个参与主体和利益相关者能够相互尊重、体谅包容、真诚协商、平等议事,即使是少数或弱势群体,也有平等的发言权和畅所欲言的机会,为聚合各种偏好、凝聚共识创造条件;要传承中华民族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积极培育与时代要求和当前任务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文化,倡导“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协商精神,为凝聚共识奠定文化基础。

  (三)围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服务大局

  在面对不同利益诉求时,既要尊重和维护人民内部不同个体之间互有差异的具体利益,又要对这些具体利益进行有效协调和整合,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具有一致性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凝聚共识时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同时,不同层级的民建组织要有不同的关注重点,瞄准重点问题、短板问题和弱项问题开展协商。另外,要健全利益表达机制,使不同利益主体的愿望和诉求能够通过合法渠道有序反映并被吸纳到公共决策中来,要善于通过协商把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分散的利益整合为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善于化解因个人利益、局部利益问题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增强全社会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和支持,从而在最大范围内增进共识。

  (四)优化凝聚共识的网络平台,提升平台传播力

  当前互联网协商平台越来越成熟,民建通过互联网联系、服务和引导群众以及群众通过互联网随时反映情况和表达诉求也逐渐成了一种常态。目前,全国各地大力推进“互联网 + 媒体 + 协商民主”议政平台建设与优化。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和界别群众的利益诉求,民建在凝聚共识过程中需要相应的网络载体和抓手,完善方式方法,优化更多务实管用的凝聚共识平台。在通过平台宣传方面,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加智能分析手段全面掌握用户特征,精准分析他们共性和个性的需求,找出他们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推动“给谁看”“想让他们看什么”的宣传导向与“谁在看”“他们想看什么”的需求导向相统一,不断增强信息供需的匹配度和平台传播力,以提升凝聚共识的效能。

  (作者系河南农业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