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专业助力疫情防控
日期:2020-07-14 08:38:59  作者:武亮峰  来源:民建河南省委网站 

  作为一名从事心理辅导与宣讲服务的志愿者,一名曾经的广播电视心理情感热线节目主持人,过去10年来我习惯了做默默陪伴的隐秘的心灵领域的工作。没想到这次疫情,让心理疏导和服务成了另一个意义上的前沿阵地,让我们这些心理师志愿者成为了战斗在一线的人。

  回想这100天的经历,每天都有感人的故事在指间发生,有温暖的情绪在咨访双方之间流淌……

  2月1日下午,接到市志愿服务联合会通知,参与组建疫情应急线上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的事宜。开车走在平时车水马龙的京开大道,路上几乎看不到车辆和行人,心底一阵难以言说的悲凉,还有一丝出征的悲壮。

  当天,市文明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发出号召,向社会招募具有专业心理咨询知识的志愿者,经过两天时间考核、选拔,近200名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和专业技能证书的志愿者应召而至。2月3日,全市成立濮阳市疫情应急在线心理疏导志愿服务总队,下辖市心理学会、华夏心理志愿服务队、清源教育志愿服务队等三支专业队伍,我被推选为队长。

  队伍成立于紧急时期,我们“以战代练”,边工作边成长,在实践中建立起一套专业服务流程,全天候为来访者进行心理援助。

  接听疫情期间心理援助热线和平时接待来访不同。练习心理援助技能的同时,我们也在持续补充与疫情有关的知识。我们虽说是心理援助,实战中往往面对很多问题,有的是心理问题,有的是民生问题,有的是法律问题,还有道德规范问题……这些问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也牵动人的情绪情感,影响心态。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电话或网络接访的规律性的东西,接访的服务范围、界限、转介出口,志愿者队伍的管理、培训、分工、辅导等等,建立起一套相对规范的流程。

  前期,我们的心理援助热线一度成了准防疫热线。

  比如有的问民生问题,如买菜、买药、交通出行等。

  有的是妻子举报丈夫聚众赌博、打麻将、喝酒打架等非法人群聚集的。

  有的是想捐钱捐物的,做志愿者的……

  记得有一天深夜一点多钟,手机铃声固执地响了两遍。虽说早已过了接访时间,当第三遍电话响起的时候,我还是选择了接听。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位确诊病人的家属,深陷恐惧和焦虑情绪的大姐。大姐自顾自地倾诉,我间或给她一些支持性的语言和回应。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40分钟,在我的安抚下她终于安静下来…确实,她只是需要有一个让她尽情地说话的机会和场所,她说话声音不大,语速也不快,听得出来,她心中深藏有许多的顾虑和担忧,而这些顾虑和担忧恐怕是疫情期间的绝大多数隔离人员都共同具有的:这些顾虑和担心都需要全社会对她们给予更进一步的人性的关怀和支持。

  当最后我提出让大姐谈谈家人患病以来对整个救治过程的感受时,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略微提高了一点音量地说到:没有共产党这样的救治我们,我们早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还是中国好,还是社会主义好。

  回想三个月来,我个人直接援助人民群众400人次,濮阳市疫情应急在线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通过电话热线、网络咨询、微信聊天、心理科普、音视频小贴士等多种形式累计接访6793人次。服务对象除了城乡普通民众、外地返乡人员,还包括远赴武汉和战斗在全市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确诊人员、疑似症状人员、被隔离人员、受感染人群、康复患者和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及其家属亲友等。

  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温暖的故事,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温暖的人。

  疫情是一面放大镜。将人间百态,万物真性都呈现的清清楚楚。积极向上的人,在疫情之下,会找到更多机会,发挥自己的价值。而碌碌无为的人,会借着疫情的幌子怨天尤人,肆无忌惮地消磨时光,继续碌碌无为。

  贡献者,奋进者,平凡者,懒惰者,贪婪者……每个人都给自己打上了标签,在独有的人生轨道上飞速奔驰。

  “你怎么度过疫情,就怎么度过一生”!

  大难面前,体会到了渺小,能做的真是杯水车薪。成绩只代表过去,面对疫情后时代,我们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战“疫”胜利在望的阶段,不同人群的心理差异性会逐渐显现,大家会进入一个更复杂的心理换档期,疫情防护和灾后心理重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心理援助的工作除了做好眼下的工作,更要提早为疫情结束后帮助人们灾后的心理重建工作做作布局。“疫情过后,帮助群众尽快回复正常工作、生活身心状态”无疑具有紧迫性和必须性,需要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决策者的重视。

  (作者系民建濮阳油田二支部副主委,濮阳市心理学会副会长,市广播电视台播音主持培训老师,市疫情应急在线心理疏导志愿服务队队长,河南省抗击疫情心理科普先进个人获得者,河南省疫情防控中的“身边好人”获得者)